SD-WAN運維經驗及相關開源技術分享
SD-WAN的架構設計至關重要 # 強控模式 數據流的包或第一個包的處理基于控制器的參與,典型的是基于OpenFlow的SDN/SD-WAN技術架構,這種設計屬于強控模式,控制器出問題會直接影響流表轉發,大大影響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基本上已經被淘汰。 # 中控模式 基于SD-WAN路由反射器設計組網,RR 是控制層的核心組件,主要負責網絡控制,RR參與或負責租戶VPN路由的分發和過濾、VPN 站點間Overlay隧道的創建和維護等。中控模式下,RR的穩定性和性能也會對全網造成很大影響(盡管RR有備份,如MPLS RR也很穩定,但互聯網環境什么可能性都會有),對于大型服務商SD-WAN多租戶網絡建議慎重評估。 # 弱控模式-或者真正的轉控分離模式 在規劃設計SD-WAN架構的時候,控制器只負責配置策略、系統管理和監控等,轉發層面租戶VPN路由學習都是由CPE基于控制的配置策略在本地實現,類似數據中心SDN+ VXLAN/EVPN的思路。以大地云網TerraEdge為例,在可靠性設計有三個鐵定原則和設計理念: 1)SD-WAN控制器不參與轉發面 2)即使正常運行階段控制器通訊失聯,業務也不受影響 3)即使控制器斷掉或失聯,轉發面(CPE和POP)設備有強大的自愈能力,客戶CPE業務不受影響并且具有基于已有的策略進行自愈和選路的自動修復 POP 智能探測和切換 租戶CPE的幾個特色運維功能 賬號管理:分級分權賬號和審計 Jumpserver:推薦指數 5星 Jenkins:推薦指數 4星 ZenMap:推薦指數 5星 Postman:推薦指數 3星 Ansible和Python :推薦指數 4星 TCPDump:推薦指數 5星 iperf3 :推薦指數 4星 iptables:推薦指數 4星 nc命令端口探測:推薦指數 3星 基礎網絡技術:推薦指數 5星 邏輯思維和畫象能力:推薦指數 5星
IT在發展,我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