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入門基礎知識介紹
1.服務器
服務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專門設計用于在網絡環(huán)境中響應客戶端的請求,并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相較于普通的臺式計算機,服務器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性能要求。其硬件配置通常包括強大的cpu、大容量的內存、高速外部存儲和可靠的網絡連接;
1.1 服務器的廠商
服務器行業(yè)企業(yè)大致有:
華為、浪潮、曙光、華三、惠普、dell、聯(lián)想、恒為、君眾、申威
1.2 服務器的規(guī)格尺寸
在機架式服務器的尺寸當中,最常見的就是2u服務器、4u服務器,這些服務器的尺寸是:1u=4.445厘米,2u=4.445*2=8.89厘米;
1.3 服務器的組成
服務器硬件主要包括:處理器、內存、芯片組、I/O(RAID卡、網卡、HBA卡)、硬盤、機箱(電源、風扇)
1.4 服務器的架構和指令集
目前主流的服務器架構和指令集:x86、ARM、RISC-V、MIPS,其中x86和arm是現在的主流;RISC-V和mips是最近幾年興起的;
1.5 服務器安裝操作系統(tǒng)的流程
設備拆箱---->核對硬件配置(內存、硬盤、cpu)---->確認上架位置并安裝加電---->系統(tǒng)版本選擇下載---->系統(tǒng)分區(qū)大小和IP信息確定---->配置系統(tǒng)盤RAID(系統(tǒng)盤一般配置raid1)--->安裝os(啟動盤安裝或者通過bmc掛載iso安裝)
1.6 服務器的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 server常見版本:
windows server2008、Windows server 2012,windows server 2016,windows server 2019
linux 常見版本:
Red Hat 、Ubuntu、centos、Debian、SUSE Linux、Rocky Linux、AlmaLinux、Oracle Linux、華為的openEuler
unix:
HP-UX、Solaris、AIX、BSD unix
2.交換機
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于電(光)信號轉發(fā)的網絡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絡節(jié)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以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
2.1 交換機的種類
按端口傳輸速率分為:百兆交換機、千兆交換機、萬兆交換機等
按照網絡構成分類分為:接入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和核心層交換機
按照七層網絡模型分類分為: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四層交換機等
千兆交換機
萬兆交換機
2.2 交換機的廠商
交換機的廠商主要有:華為、華三、思科、銳捷、中興、普聯(lián)tplink、juniper等
2.3 交換機的基本組成
交換機的外部構造:
前面板上的多個RJ45接口是以太網口,用來連接計算機或其他交換機;
后面板或前面板上的串口是交換機的配置口,用串口線纜與計算機的串口連接起來,可實現對交換機的配置操作。也有的交換機的配置口位于前面板上。
面板上有若干指示燈,其亮、滅或閃爍可以反映交換機的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還有電源插口、電源開關等。
交換機的內部構造:
CPU (中央處理器):交換機使用特殊用途集成電路芯片ASIC,以實現高速的數據傳輸。
RAM/DRAM:主存儲器,存儲運行配置。
NVRAM(非易失性RAM):存儲備份配置文件等。
FlashROM(快閃存儲器):存儲系統(tǒng)軟件映像文件等,是可擦可編程的ROM。
ROM:存儲開機診斷程序、引導程序和操作系統(tǒng)軟件。
接口電路:交換機各端口的內部電路。
2.4 交換機的端口類型
以華為交換機為例,端口有三種模式:access,hybrid,trunk
Access類型端口:只能屬于1個VLAN,且該端口不打tag,一般用于連接計算機端口;
Trunk類型端口:可以允許多個VLAN通過,且該端口都是打tag的,一般用于交換機之間的連接;
Hybrid類型端口:可以允許多個VLAN通過,至于該端口在vlan中是否打tag由用戶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可以用于交換機之間的連接也可以用于交換機和用戶計算機之間的連接。
3.存儲系統(tǒng)
存儲系統(tǒng)就是計算機內用于保存數據和程序的設備和技術的總稱。它包括了計算機使用的各種存儲介質和存儲設備,例如內存、硬盤、光盤、U盤等,還有負責控制這些設備、管理存儲空間、提供數據讀寫接口等功能的驅動程序和文件系統(tǒng)。
存儲系統(tǒng)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早期電子管計算機時代,以磁鼓、磁帶等為主要保存介質。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出現了硬盤驅動器。
90年代中期,閃存芯片開始應用于存儲設備,開啟了固態(tài)硬盤的先河。
21世紀初期,云計算和大數據的興起,給網絡存儲系統(tǒng)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3.1 存儲技術架構
現有存儲系統(tǒng)從底層到上層由存儲介質、組網方式、存儲協(xié)議和類型、存儲架構、連接方式五個部分組成;
連接方式:SAN、NAS、DAS(基本不使用)
存儲架構:
集中式存儲:基于雙控制器或多控制器架構的企業(yè)級存儲系統(tǒng)
分布式存儲:將商用服務器上的存儲介質虛擬化成統(tǒng)一的 存儲資源池來提供存儲服務
存儲類型和協(xié)議:
- 文件存儲:文件存儲的常用協(xié)議包括NFS、CIFS、FTP等。
- 塊存儲:塊存儲的常用協(xié)議包括SCSI、iSCSI等
- 對象存儲:對象存儲的常用協(xié)議包 括S3、SWIFT等。
- 組網方式:
IP組網:指采用以太網技術進行組網的存儲設備,常見 速率包括 1Gb、10Gb、25Gb、100bG 等;IP 組網的兼容性較 好,建設成本較低。
FC組網:指采用 FC 光纖技術進行組網的存儲設備,常 見速率包括 8Gb、16Gb、32Gb 等;FC 組網的效率較高,但 采購成本和維護難度也相對較高。
IB組網:指采用 InfiniBand 技術進行組網的存儲設備, 常見速率包括 40Gb、56Gb、100Gb、200Gb 等;IB 組網的延 遲較低、速率較高,但采購成本相對較高,組網的擴展性也 較弱
3.2 存儲廠商
比較有名氣的存儲廠商:Dell EMC、華為、IBM、、NetApp、HPE、hitachi、浪潮、聯(lián)想、曙光
3.3 存儲的基本組成
集中式存儲:
包括控制器和擴展柜,控制器和擴展柜之間一般使用12GB SAS線纜連接;
控制器:
控制器只有一個的話,會存在單點故障現象,所以一般都有兩個控制器。雙控制器需要相互通信,一般使用PCI總線進行互聯(lián)。
每個控制器就是一個小型的服務器:包括cpu、內存、硬盤、主板等;
擴展柜:
用于擴展容量的設備,有基本的供電和冷卻系統(tǒng),通過SAS線纜和控制器連接來管理擴展柜上的硬盤
分布式存儲:
服務器、硬盤、分布式存儲軟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