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運維小哥對運維規則的10個總結,收藏起來
作為一個IT小哥,在閱覽技術書籍時,看到作者對運維規則的總結,反復閱讀幾遍后,發現其內容言簡而意賅,質樸而真諦。些許認知是我自個兒明白,而無法用言語總結的;些許是讓我自個兒從無知到認知的;些是我想要做而目前作為一個運維小哥而無法做到的~
總之,閱覽后如獲珍寶。當然,作為一個運維小哥,以下內容及規則(涉及系統大體)自個兒能駕馭的是少之又少,但絲毫不影響我的向學之心!那是我的工作之心所向,那是我傲嬌之心所追,更是對自己能力提升的同時而注重的自我升華。
以下是本人根據書籍內容及些許的自我認同而提煉出的部分精髓(至少自己是這樣認為,^_^),個人感覺,有一部分適用于運維人員,而有一部分適用于技術管理人員。相信也存在許多像我一樣的IT小哥哥小姐姐,所以希望做個分享,希望能讓有需之人觀后有感!為啥我要總結出這兩種人群的適應內容呢?呃,畢竟,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對于運維而言,平臺、工具、知識、經驗,意識等都固然重要,其都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運維質量。而對于運維規則,也不可小覷,整好了也許會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哦!
1、勿重復勞作
不要重復勞動力,也不要什么都從外部獲取,如工具、代碼、框架等。需要考慮的是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成本切入,投資回報率也是需要考慮的。
一般來說,每個公司都存在重復造輪子的現象,而且許多人都熱衷于此,可能需要用這樣的項目來證明自己,而卻忽略了投入/產出比這個重要的指標。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社區的成果,利用公司已有的成熟框架,那么可大大加快自己的項目進度,因此,為什么非要自己做一個呢?也許有些人考慮的是重復造輪子,可以真正鍛煉到團隊,畢竟一個從頭開始的項目,所積累的經驗往往比一般項目多得多,有助于個人的成長和公司后續項目。
2、允許出錯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運維也是如此!出錯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建立機制,讓錯誤能夠盡可能快速地被修復,限制錯誤影響的范圍,同時要歸納總結,從錯誤中讓個人成長,讓組織成長。
當然,允許出錯并不表示事無巨細,均可犯錯。允許出錯是建立在大體層面上已盡可能的完善了整體制度,規范了運維流程等情況下出現的無可預知的錯誤!
3、設置備用
4、定位瓶頸
5、重視工具/平臺
6、分工明確
7、善于分享
8、重視例會
9、績效束縛
關鍵績效指標(KPI)是指用于評測組織中與關鍵目標或關鍵成功因素,許多公司到了一定規模后,都把KPI考核作為一項主要的管理工具。
而事實是績效是一種工具,人卻是復雜的,管理人更是一件復雜的事情,要想面面俱到,很難靠績效這個工具來簡化所有的問題。當然,很多東西量化之后,就顯得比較好管理。對于產品經理、運營人員、銷售人員等等而言,量化指標,往往是看的見的數字。而對于運維及部分職位,可能就很難有一個量化指標!
績效的設計應該是幫助個人發展,幫助員工贏的尊重的,而不是用于桎梏個人的。當個人的價值觀和企業的價值觀起些許沖突時,但凡一個好企業,往往具有包容性;而當沖突嚴重時,同時個人又不能妥協時,可以考慮換個環境,避免繼續在一起的雙方損失。
在書《贏》中,管理大師杰克·韋爾奇運用績效造就了偉大的文化,而不容忽視的背景是,他花了許多年創立了坦誠溝通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坦誠、沒有溝通、績效可能會成為破壞企業文化的殺手。在推動工作進展的時候,不是去考慮對公司是否真的有幫助,而是主要去考慮自己的績效,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傾向。自己現有的工作成果,工作輸出,決定了自己后續的工作方向~~~